與鰲福同齡的水杉大道
水杉大道是貫穿鰲角石村莊的一條南北縱向的中心街道,因為大街的兩側栽植著三排高大挺拔的水杉樹,因此命名為水杉大道。水杉大道連接天柱山北麓和大任河石橋,成為鰲角石村莊的主要交通大道和經(jīng)濟文化中心。同時,也是鰲角石村發(fā)展的歷史見證。

1、水杉大道的由來
水杉大道已有40余年的歷史。1978年春,即墨縣革命委員會從南方購進了一批水杉樹苗,這在當時是北方難得一見的珍貴樹種。樹苗購回后,分別賣給了城關公社窯頭大隊、段泊嵐公社第三大隊和鰲山公社鰲角石大隊,樹苗價格是0.28元一株。李愛昌書記對此事極其重視,將樹苗分別栽植在村子的五條主街道上,南北三排、東西兩排。為了保證樹苗百分之百的成活率,發(fā)動全體村民參與管理,實行包干制度,由林業(yè)隊技術員防止病蟲害,讓村民包干澆水。特別是讓學校老師發(fā)動中小學生參加種樹護樹,規(guī)定每人承包幾棵樹苗、每天澆多少水等要求。學生放學以后,第一件事便是拿水桶到井里抬水澆樹,從而保證了樹苗的成活率。三年后,鰲角石種植的水杉樹苗全部成活,挺拔蔥郁,生機盎然。而其他兩個村莊領取的樹苗全軍覆滅、顆粒無收。當年即墨縣三級干部會議在鰲角石大禮堂召開,縣領導讓全體干部到村里參觀學習鰲角石的水杉樹種植技術和高度負責態(tài)度精神??h領導在會上點名批評其他兩個村莊“同樣的樹苗,你們一棵都栽不活,你們出去看看人家鰲角石:栽的樹苗全都活了?!蓖瑫r宣布:“沒栽活的村莊,每棵樹苗要交六毛錢鰲角石的樹苗一分錢不收?!背蔀楫斈昙茨h農(nóng)林發(fā)展的一段佳話。
經(jīng)過43年的精心培育,水杉這種原生南方、喜水、喜陰、喜肥的亞熱帶植物在天柱山下、大任河畔的鰲角石山村茁壯生長,蔚然成林。當年的幼苗已經(jīng)成長為高30米、胸徑40厘米的參天大樹,成為鰲角石人民奮發(fā)努力、挺拔向上精神的象征,也成為整角石社區(qū)特有的旅游景觀植物。
2、見證鰲福的發(fā)展歷程
工廠前的三排水杉樹,像一位默默無聞的見證人,從小樹苗到參天大樹,見證了鰲福從村辦企業(yè)到民營企業(yè),從制造錨鏈到研發(fā)舉升機,從父輩到己輩。
四季更迭中見證了一臺臺做工精良的舉升機發(fā)往全國各地甚至遠銷國外。
春 季
夏 季
秋 季
冬 季
3、水杉樹是迎來送往的使者
在中國建黨100周年之際,一撥撥來自青島市區(qū)和即墨區(qū)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的干部職工,帶著敬仰和憧憬,來到這個位于鰲山衛(wèi)街道鰲角石社區(qū)黨史館,追尋60年前治山治水奮斗者的足跡,體悟感受,汲取力量。每當周末,這個山村便熱鬧起來,一輛輛大巴載著游客擁進這里,人們盡情領略用勤勞雙手捧出的人造奇觀:引水上山的紅旗渠,散發(fā)清香的茶葉地和染紅山頭的梅花谷......
所有來過這的人無疑都被這筆直的參天大樹印象深刻,在鰲角石天柱山下,水杉樹矗立在鰲角石社區(qū)中心大道,扮演者迎來送往的使者,俯瞰著鰲角石人埋頭實干,一心向黨的紅色精神;游客們在紅旗渠、茶葉地、梅花谷的歡歌笑語;充滿傳奇色彩山村的代代傳承。
一路風景一路詩,愿水杉大道永遠長青,愿鰲角石日新月異,愿鰲福機械蓬勃發(fā)展,愿中華民族繁榮昌盛!